我市夹江县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手工竹纸,与安徽宣纸并称为“国之二宝”,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月10日,为深入学习了解书画纸的性能及相关知识,院书画协会一行9人,按协会2010年的工作活动计划,前往夹江县开展了为期一天的采风活动。
采风第一站是夹江县马村乡石埝村的“大千纸坊”。会员们沿石梯小道一路步行,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一座古旧的川南典型的四合院,这就是被徐悲鸿称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一代国画艺术大师张大千先生好友、造纸艺人石子清先生的旧宅——今天的“大千纸坊”。宅子建于民国年间,至今保存完好。这里背倚青山,环境清幽,四合院宽敞明亮,结构完好,木雕窗花,巧趣天成,大千先生当年的居室、画室,犹历历在目。画室外的观景台,顺势搭建于巨石之上,石柱直立,巧夺天工,木、石栏杆,古意盎然!观景台边老梅盘曲,长势奇特,放眼望去,山谷两侧青山屹立,古木参天,大家不禁慨叹大师当年选址时用心之独到!
石子清先生后人石利平先生详细为我们介绍了30年代大千先生在他家里研制、改良并监制的“大风堂造”书画纸的情况,现存造纸作坊以及相关历史资料显得尤为珍贵。主人带领大家参观了手工造纸作坊,讲解了手工造纸的历史沿革、手工造纸的工具、原料等,并让大家亲眼目睹了手工造纸的工艺流程。大家通过现场的耳闻目睹,更加深了对大千国画纸品种、性能的认识和了解,于是,请主人拿出样纸,纷纷挥毫试纸,最后都抱上自己选购的“大千国画纸”满意地离开。
第二站来到夹江县马村乡金华村闻名遐迩的手工纸原产地之一的“状元纸”坊。该纸曾在中央电视台详细报道,大家慕名前往,进一步深入了解了夹江手工书画纸的生产历史和工艺流程。
下午,会员们到夹江马村水库,在水库边一纸农家中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农家笔会,会员们挥毫濡墨,不知疲倦,边试纸边创作,边交流着创作心得。
晚上返回,途经夹江县城,又专程拜访了知名纸笺专家、“西蜀百合斋”主人陈文祥先生。陈先生性情爽直,多年来印制、经营传统书画水印笺纸,同时笃爱书画、刻字艺术,与全国各地书画名家颇多交游,收藏甚富。他知道我们的来意后,热情地把大家迎进书斋,拿出其所藏书画、印章作品以及他本人的诗、书、画、刻字作品,大家尽情赏玩,一饱眼福!陈先生更进一步和大家探讨了造纸原料对纸质的影响、工艺细节与纸的纤维走向对纸的强度的影响、纤维亮度等问题,使得会员们对夹江国画纸的认识更加深入!说到兴头上,陈先生拿出封藏二十年的水印笺纸让会员们“过瘾”,大家看到好纸,按捺不住“技痒”,竞相泼墨挥毫,佳作迭出……时间不觉已过晚间十点半,会员们谢过“百合斋”主人,尽兴而归。
此次采风活动,自始至终围绕“纸”来展开,会员通过参观、访问、试纸创作,充分认识了书画纸的性能和制作工艺流程,获得了“真知”,对会员们今后在书画创作中选纸、用纸必将大有裨益!
(院书画协会 供稿)

拾阶而上

大千纸坊欢迎您!

大千弟子何海霞所题

建于民国壬戌年

大千纸坊留影

大千画室外观景台留影

金华村竹纸工艺保护点

“状元纸坊”留影

秀丽的马村水库












农家笔会










以上为“农家笔会”试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