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智能控制技术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1-07

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自动控制、智能制造网络、工业数据采集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工业网络组建、数字孪生技术和机器视觉应用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智能制造控制系统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网络搭建、工业数据采集与可视化、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特色与优势

智能控制技术属于77779193永利官网省级重点双高专业群专业,是以控制理论、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运筹学等学科为基础,扩展了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其中应用较多的有模糊逻辑、神经网络、专家系统、遗传算法等理论和自适应控制等技术。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提升、人工成本快速提高促使企业用智能控制来提高产业附加值、保证产品质量,使智能控制及智能装备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预计未来3-5年,智能控制的增速有望达到25%,高技能人才缺口将逐年加大。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 具有使用计算机制图软件绘制控制原理图、简单机械图的能力;

2. 具有正确选用继电器、接触器、开关按钮、气动元件等元器件的能力;

3. 具有编程调试可编程控制系统,调整变频器、步进与伺服控制系统参数的能力;

4. 具有搭建工业控制网络并实现典型通信协议转换的能力;

5. 具有智能制造控制系统的设备选型、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系统集成等能力;

6. 具有智能制造产品检测、质量控制和生产过程管理的能力;

7. 具有使用数字孪生等软件实现智能线的虚拟调试、虚实联调、工业数据采集与

可视化应用的能力;

8. 具有安全生产、绿色制造、质量管理相关意识和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9.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就业岗位

操作岗位: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保养岗位。

技术岗位:智能生产线产品制造、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智能控制系统集成与装调岗位等。

管理岗位:设备管理、MES系统、生产现场管理等。

服务岗位:智能控制系统产品销售与售后等。

主要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电工电子实训、工程制图(二维模块)、工程制图(三维模块)、机械装配实训、机械加工实训、Python程序设计。

专业核心课程: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工控网络与组态技术、伺服系统与变频器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编程与应用、典型智能控制产线的安装与调试、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设计与仿真。

实验实训条件

建有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中心,拥有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编程实训室、电气控制与PLC实训室、传感器实训室、电工电子实训室、机械制图实训室、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室等,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进行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工业机器人编程与应用、工程制图、智能线数字化设计与仿真、工控网络与组态技术等实训。实训室总面积达2000㎡,设备总资产达1300余万元。

实习条件及主要就业单位

学院与省内外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实习和就业岗位。如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杰士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四川永祥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乐山协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甬矽电子(宁波)股份有限公司、绵阳市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埃斯顿自动化集团、四川丹甫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乐山博思半导体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或就业。我们专业作为主要专业联合牵头成立晶硅光伏智能制造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与华为机器有限公司和乐山博思半导体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企业联合开展产学研合作共育人才。

师资队伍结构

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7人,专任教师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高级技师1人,硕士9人,7人具有双师素质。另有来自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兼职教师6人。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梯队合理,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建有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群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目前建成智能控制双创工作室、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和乐山市特种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产学研用创”五位一体的创新实践平台。智能控制专业将继续加强产教融合与科研教育结合,抓住“双高”建设的战略机遇,积极打造“五金”品牌,大力推进“三教”改革,努力打造有影响力的一流双高专业群专业。

职业类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电工中级证书、注册电气工程师、西门子认证自动化工程师。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机器视觉系统应用、1+X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

接续专业举例

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智能控制技术、自动化技术与应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机器人技术。

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自动化、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