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乐职院教(2014)16号
我院自2012年引入并实施以能力为本位的项目化课程改革(以下简称“项目化课改”)以来,全院教师积极学习,努力探索,基本掌握了项目化课改的理念和方法,并形成了若干有益经验和新的理论认识。按照学院关于项目化课改的总体方案,当前及今后项目化课改工作的重点是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和推进项目化课改成果的实施,从而提升我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为此,在深入调研、全面总结和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认真审议的基础上形成以下完善和深入推进项目化课改的意见。
一、深入学习领会能力本位的职教理念,把握项目化课改的精髓,进一步探索项目化课改的有效实现形式
(一)按照能力本位教育(国际上称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简称CBE)原则和规律改造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职业能力培养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和基本衡量尺度,必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不动摇。各系部要通过教研活动更加充分地认识能力本位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地位,并从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解决专业问题、完成专业性任务的角度来理解职业能力,防止将职业能力狭隘地理解和等同于动手操作的技能(尤其是等同于单项技能)。全院教师必须全面反思和坚决革除教学中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要求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重点检讨和矫正教学中只以老师为主体而不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只按教科书灌输理论知识而不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教学内容不与行业标准对接以及教学过程不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弊端。全院教师应当清晰地认识到生源质量逐步下降和院校之间竞争加剧的严峻现实,积极主动学习和掌握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和相应方法,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确保实现每堂课和每门课程的教学目的。
(二)充分认识项目化教学是实现能力本位教学目的的有效模式和载体。各专业、各课程必须结合自身特点,紧扣学生未来岗位需求来进行教学,在坚持能力本位、学生主体、课程主要以项目(或任务)为载体和理实一体的基本原则下,积极探索以项目导向(或任务驱动)实现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教学方法,不拘泥于其他院校项目化课改的具体模板和具体指标体系,更加注重项目化课改的针对性和可行性,逐步形成具有我院风格与特色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体系。
二、加强分类指导,突出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和培育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一)思政课暂不实施项目化课改,按照学院思政课工作会议所确定的“专题教学”方案实施改革。
(二)除思政课外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不统一要求实施项目化课改,但鼓励任课教师对课程中的部分内容进行项目化课改的探索和试点。如任课教师对部分内容(至少有三个教学项目)的项目化课改方案获测评通过并成功实施,该课时按项目化课时计课时费。
(三)专业核心课根据现有实训条件逐步推行项目化课改,在课改设计中,允许不超过25%的单元采取非项目化的教学方法。核心课程以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课程为准,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其教学方式为项目化教学。每年度,学院统筹下达各系部实施项目化教学的目标任务。
(四)全院各专业课程体系中以实训为主体内容的专业课必须进行项目化课改。
(五)其他课程是否适合进行项目化课改,由各专业提出意见。
三、完善课改测评方式,将课改探索和测评列为常规教学工作内容
(一)实施课改并接受测评人员范围规定。
1、新进学院不满两年的老师暂不实施项目化课改和测评。待其参加学院派出培训或企业顶岗实习后再行进行。
2、承担公共基础课的老师不要求实施课改和测评,但可自愿参加。
3、因年龄达到学院规定的免测评条件的老师不要求实施课改和测评。
4、除以上不要求测评人员外,专业课老师均应当进行项目化课改的探索和测评。如果专业课老师现在承担的课程不适合进行项目化课改,可另选一门专业课进行项目化课改。
(二)测评组织形式。
1、以系部为单位,在通过院级测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中遴选组成专业大类测评评委组(3-5名)并报学院项目办审核。没有通过项目化课改的教师不得担任评委。
2、课改的教师先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设计方案经评委组认可后再进行单元设计。现场测评前,必须提交不少于5个连续的单元设计及其全套教学资料经评委组认可后,方可进行现场测评。但在测评等级评定时,未完成全部单元设计的,测评不能评良好和优秀等次。
3、在坚持原院级测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参照院级测评程序,结合专业大类特点设计和实施测评。测评方案报院项目办审核、备案,测评结果作为院级测评结果,测评过程接受学院项目办监督,全程录像并报项目办审查。教师申诉提交学院仲裁委员会裁定。
4、测评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期末和新学期开学前,具体时间由各系部决定并报学院项目办。
四、以正面激励为主,攻坚克难,积极为项目化课改创造良好条件
(一)学院将在今后的教师职称评审和岗位等级调整量化打分中,增加项目化课改的权重,通过项目化课改测评和实施项目化教学分别计分。
(二)对项目化课改测评获通过的老师,学院将按测评所获等次给予课时津贴奖励。合格级的奖励20个课时,良好级的奖励30个课时,优秀级的奖励40个课时,课时津贴统一按讲师标准计算。
(三)以培养“双师”队伍为目标,合理调配教师工作量,鼓励教师参加“双师”培训、企业顶岗、社会服务等,提升教师职教能力,为教师参加项目化课改与实施项目化教学奠定基础。
(四)加强教研活动。以课程改革为载体,开展课程改革(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项目选择、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大讨论,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凝心聚智,共同推进教学改革。
(五)合理调配资源,优化实训室使用与管理,各系部可根据自身资源和学生人数优化管理,加大机房、实训室开放力度,为项目化课程的实施提供条件保障。为保障项目化教学取得实效,各系部可在新年级中试点小班制,或理论教学采用大班制,项目化教学采用小班制。
(六)加强学生管理与教学活动之间的配合,优化学生活动,为实施项目化教学的班级学生创造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学习提供保障。
(七)学院将实施重大教改招标项目,鼓励和支持系部、专业教学团队和教研室深入研究以能力为本位的项目化课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教学成果并加以推广应用,带动学院整体教学改革。
学院项目化课程改革办公室
2014年6月3日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77779193永利官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10022843号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青江路中段1336号
学历证明电话:0833-2273202
实习监督咨询:0833-227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