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深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努力构建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真正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统一起来,进一步提高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2022年1月4日至1月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2022年寒假“三进”实践研修活动。此次研修活动采取“共性+个性”“集中+分散”的培训方式,分为学院建设和思政课改革创新、党建与红色文化资源调研、课程思政教育和政行校企合作三支学习交流团队。
1月4日上午8点30分,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郑平主持召开了党建与红色文化资源调研学习交流团队行前会,向团队成员介绍了具体培训内容,进行了工作分工,并强调了注意事项。
9点30分,在郑平书记和副院长朱晓瑾的带领下,学习交流团队从学院出发,前往市中区华构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学习交流。在公司党群工作部副部长闫国安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学习了该公司党建教育基地、高新产品陈列处、科技馆,了解央企党建工作模式、“装配式建筑”前沿技术,感悟华构科技“善用资源、服务建设”的核心理念与企业文化。

参观学习结束后,学习交流团队与华构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经理汪明、党群工作部闫国安副部长、监督执纪综合室曹亮以及行政人事部副部长李雪梅等,就基层党组织建设、人才培养、产学研融合等方面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达成了今后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的初步意向。

下午2点,学习交流团队到达沙湾区,先后参观了郭沫若纪念馆、沫若戏剧文创园和铜河家风楼,与郭沫若这样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有了近距离接触,重点学习了解了郭沫若著名的史论文章《甲申三百年祭》的写作背景和现实意义,同时对郭沫若的民本思想、廉洁家风以及他在文学、文字、历史、戏剧等多方面的学术成就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感受了郭沫若先生良好的家风家训。在铜河家风楼,细致地了解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铜河十大家风”。


通过实践研修活动,学习交流团队教师深受教育和启发,更加深刻意识到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而道远,纷纷表示,要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好地履行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学院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文:宿燕琴 图:吴琼阳 审稿:郑平 编辑:周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