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成都晚报
明年我省近27万大学生毕业,有一半左右须得出川找工作;我省乃至全国师范类毕业生都供大于求,师范类本科毕业生毕业8个而工作岗位只有1个;我省将建立就业、升学供需信息通报制度;省教育厅将引导综合性大学尝试在大学一二年级不分专业和学科……在昨日的教育系统公招考试上,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汪风雄介绍了我省大学生就业情况,并对明年大学生就业进行了分析。
○就业分析
我省大学生就业率超全国平均数
汪风雄通报说,我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都超过80%,在总体水平上超过全国平均数。今年我省大学生就业签约率已经超过全国高校平均就业签约率5个百分点。
汪风雄说,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首先在本专科层次进行了连续几年的大扩招,规模迅速膨胀,导致了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在这几年涌入就业市场,出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但我国的高素质人才供给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相比较仍有较大的差距,高素质人才供不应求的总体格局仍未发生根本的改变。
明年27万人毕业50%要出川
他说,今年我省毕业学生为23万多人,首次突破20万大关,明年我省毕业的大学生接近27万人。从近年的就业情况看,我省高校相当比例的毕业生,将走出四川求职,明年的毕业生中,出川找工作的人要在50%左右。
本科生就业率不如专科生
汪风雄说,上月底出炉的“2007四川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近年来,我省综合性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下滑,本科生不如专科生;人文社会科学毕业生“滞销”;“211工程”重点高校的平均就业率不到90%;从专业来看,理工科生优于文科生;“比起综合性大学,专业院校更吃香”。
○就业热点
师范生过剩 高中教师8选1
汪风雄介绍,我省乃至全国的大学师范专业毕业学生都开始过剩。教高中需要本科学历,我省近年提供的高中教师岗位和师范类本科毕业生人数之比为1:8——也就是招聘一名高中教师,可以从8名师范类本科毕业生中挑选。
教初中、小学要求的是专科及以上学历,许多本科生的“屈就”,又加大了师范类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应对三策
高校企业设沟通渠道:
我省将建升学就业供需信息通报制
汪风雄说,“2007四川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我省乃至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主要问题,是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过剩与短缺同时存在。一方面,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又招聘不到所需要的人才,高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能力与企业要求存在相当大差距,这反映了高等学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安排等方面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
汪风雄说,我省教育系统将建立升学、就业“信息通报制”,解决高校和市场、学生和专业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大学搞新教育模式:
综合大学一二年级尝试不分科
汪风雄介绍,近年大学生就业难,很大程度在于所学专业非社会需要专业,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我省开始提倡新的教育模式。
汪风雄说,为提高学生“文理结合、理工渗透”的能力,提高就业能力,我省已经在一些综合性大学开始新的尝试,即在大学一二年级不分专业和学科,淡化文理工的界限,进行“大文科、大理科”的教育探索。汪风雄说,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育方面必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育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学生转变思路:
就业观不能停在精英教育时代
汪风雄说,“有业不就”与“无业可就”现象的同时存在,也导致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部分学生就业观、择业观仍停留在精英教育时代,不愿意到艰苦地区、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他希望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首席记者 赖波 记者 蒋红 刘晋川
(阅读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