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最新动态>文章内容  
 
 

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奋斗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1-04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学生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充分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观念。2008年要全面推进并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扩大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范围,改进和完善中小学教材审查工作。要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坚持“健康第一”,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深入人心,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深入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让亿万青少年跑起来、跳起来、动起来,强身健体,磨炼意志,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要抓住北京2008奥运会的机遇,让广大青少年参与到奥运会中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加强美育。将美育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陶冶情操,开启心智,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深化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要继续完善和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制度。全面实施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推广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深入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重点放在考试内容改革上,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扩大并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完善对政府、学校、校长、教师及学生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

  大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建设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健康校园,激发校园活力,凝聚师生合力,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做好学校安全工作。要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切实维护教育系统特别是高等学校的稳定。

  加强教育督导,完善国家教育督导制度,完善教育质量的监测和督导机制,推进素质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要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紧密结合,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 

    (三)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党的十七大报告还提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就明确了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我国义务教育整体上正在由全面普及进入到高质量高水平普及的新阶段。要继续把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的重点放在农村。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进一步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落实中央财政以奖代补的激励政策,推动各地在三年内化解“普九”债务。依法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要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促进义务教育尤其是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8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这项工作意义重大,难度也很大,要精心部署,扎扎实实推进。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免试入学政策和不得举办重点学校或重点班的规定,下决心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各地已经创造了宝贵的成功经验。关键是加快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真正做到办学条件均衡、教师水平均衡、升学机会均衡,特别要实施校长和教师的定期交流、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学校等重大举措。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是新阶段的一项重点工作,一方面要完善和落实“两为主”的保障农民工进城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普通高中发展问题,要认真研究,总体考虑,在严格控制规模的基础上,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鼓励和引导普通高中注重质量,办出特色,形成风格。

  要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

  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今后,要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真正确立起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观念,实现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发展思路的根本转变。继续推进“四大工程”的实施,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加强“三教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大力推进“一网两工程”建设,完善县域职业教育网络,全面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深化公办职业院校体制和机制改革,积极推广“三段式”办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城乡合作、东西部地区合作,积极推动联合招生和合作办学,引导和推进集团化办学。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切实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关键是大力推进产教结合,校企结合。要把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作为基本教学制度固定下来,健全并实施中等职业教育顶岗实习一年、高等职业教育顶岗实习半年的制度。2008年,要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争取有重大的突破和全面的进展。要推进订单培养和弹性学习制度。要举办好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把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作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点。

  继续下大气力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继续实施实训基地、县级职教中心、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等计划。大力推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启动国家优秀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加强自身建设,注重总结推广,引导全国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阅读次数:

共11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上一篇:教育部2008年工作要点   下一篇:王康在我省高等教育学会2007学术年会上强调:高校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77779193永利官网 版权所有  网络中心  联系电话:2273009  联系EMAIL:cfanser@yahoo.com.cn

All contents © copyright 2002-2007 lszyxy.edu.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sogou